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2025-11-18 23:19:10

NBA级别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概念?
我们先算一笔略显难过的账:根据福布斯数据,詹姆斯目前的身价约为13亿美元,也就是91亿人民币——假设你现在身价是0,或者约等于0,并从今天开始每天中一张500万元的信息,则需要连中五年(1820天),才能跟詹姆斯变得一样有钱。
当然,詹姆斯的财富还在持续积累。近日,Sportico刚刚公布了本赛季NBA球员的总收入榜单,这位NBA现役中唯一的「Billionare」再次以1.326亿美元的年收入登顶榜首,其中在生涯第二十一年,仍旧拿着5260万美元的场上年薪。
不过,众所周知,账面上的数字在抵达球员银行账户前,需要「过一遍水」:联邦税、州和地方税、经纪人佣金、保险与职业保障费用,联盟的托管金(ESCROW)机制等等。

而美国的制度下,每个州,甚至同一个州的不同球队,税务扣除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我们就来把这些数字一条条拆开,还原一下NBA球员动辄上亿的工资单上,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可支配财富。

在讨论工资之前,我们必须先引入一个核心概念——篮球相关收入(BRI)。
BRI是整个NBA生态里最重要的一个数字,它几乎涵盖了联盟篮球运营的全部营收:比赛日门票、本地与全国转播费用、联盟级别的品牌赞助,以及与联赛或球队相关的各类衍生授权。
而之所以说他重要,则是因为工资帽的测算、每位球员的合同空间,乃至联盟与球员工会之间的收益分成,都建立在它之上。
按照劳资协议的规定,BRI由球员和球队大体五五分。如果一个赛季的实际收入达到或超过赛季开始前的预测,球员端能拿到51%,球队和联盟则占49%;若低于预期,则比例反转。
但问题在于:每年的BRI只有在赛季结束后才能准结算,而球员的薪资却要在赛季中照常发放。
为了平衡这种时间错位,联盟设立了一个托管账户(ESCROW)机制。在发放球员的工资时,联盟会从中预扣出约10%的比例存入这个托管账户,待赛季结束后根据最终的BRI进行结算。
如果球员在赛季中拿到的钱超过了他们应得的分成比例,多出的部分就从托管金中补给球队;反之,则完全返还给球员。
结算完成后,联盟参照今年的数字,计算出下一年的BRI,扣除预计的保险和福利支出,从而推算出下一年的工资帽(Salary Cap),从而在30个大小不同的球市,以及30个身价不等的老板之间,维持住竞技体育的公平。

各队总经理会根据球队发展路线规划对于工资帽的使用
图源:Yahoo
以刚刚过去的2024-25赛季为例:去年赛季开始前,BRI被预估为102.5亿美元,按上文比例分成,并扣除约7亿的保险部分后,平均分到30支球队,就得出了去年的工资帽:1.405亿美元。
而因为劳资协议规定,每年的工资帽涨幅不能超过10%。因此,即便760亿的天价转播合同开始生效,BRI大幅上涨,今年的工资帽也只是上涨了10%,来到1.546亿美元。
对球员而言,工资帽决定了最多能拿到多少钱,但真正能装进口袋的收入,却远没有账面数字那么简单。当工资从联盟拨付到个人账户的那一刻起,一整套复杂的财富分配体系也随之启动,而其中的第一道,也是最大一道切口,来自税。

美国的联邦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征收。简单来说,收入越高的部分,税率越高,但不是全部收入都按最高税率算,而是分段征税。
根据美国国税局数据,2025税年中,单身申报者税率从10%起步,最高达37%。对于像NBA球员这样的高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收入会被划入37%这一档。
以杨瀚森为例——他在2025-26赛季的年薪为442万美元(约3100万人民币),仅联邦税一项,就要缴纳约159.2万美元,占总薪资的36%。

但联邦税只是第一刀。
在美国,每个州政府拥有独立征税权和税务政策,这意味着同样的一份合同,在不同州,甚至同一个州的不同球队里,含金量都完全不一样。
加州的收入税最高能达到13.3%,为全美最高,湖人和勇士仅在球员工资这一项,每年就要向州政府交出千万级别的税额,而在亚利桑那(太阳)或印第安纳(步行者)这样的低税州,这个数字会骤降至2.5%上下。
同时,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华盛顿特区、田纳西、怀俄明、内华达、新罕布什尔、南达科他、阿拉斯加这九个州则完全免征州收入税。
因此,在迈阿密和洛杉矶拿同样的年薪,税收扣掉的部分相差能够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万,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球员在签约时,不光看球队,也看邮编。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没有收入税的州或地区,往往有更高的销售税、房产税和遗产税,以平衡城市财政收入,得克萨斯州便长期位列全美房产税负担最重的地区之列。

事实上,许多在高税州打球的球员会借助专业的报税机构,做合规的税务优化。
据美国知名会计顾问企业PKF O'Conner Davies合伙人约瑟夫·多伦介绍,许多球员会选择通过居住地申报、信托架构,以及延后发放等方式,以平滑年度税负。
问题来了,对于NBA球员来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客场作战,其中的许多经济效益并非来自已经交过税的母队所在地,那这个税怎么算?
1991年,公牛队在洛杉矶客场赢下总冠军后,加州税务局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相关人员当时认为公牛队在加州土地上为自己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并没有向加州上缴任何税款,随即决定向迈克尔·乔丹与整个公牛队加征州税。
作为回击,公牛队所在的伊利诺伊州举一反三,宣布对所有来芝加哥打客场的球员征收州税,后来几年,各州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了美国境内为体育、演艺行业量身定制的「Jock Tax」。
简单来说,每到一座不同的城市打客场,球员都就会被记上一笔「Jock Tax」,这意味着NBA球员在打完一个赛季后,必须要向十几个州分别申报、缴税。

库里在18-19赛季的Jock Tax一览
图源:The Hustle
这也是为什么顶级球员们背后,通常都配有专门的税务团队,去计算、申报、核销每一场比赛对应的税务义务。
以上我们所讲到的保险金和税务,都算是规则下的被动扣除,但球员们的工资中,也有这样一部分,来自球员们的主动选择。
这部分指向的,是更加长线的安全感与收益空间,不管是为了在眼下赚到更多的钱,还是为了让自己免于成为退役后从亿万富翁走向破产的反面案例。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401K)一直是美国职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制度源自美国在1978年的《国内税收法》相关条款。规定企业员工可以自愿参与,并在一定限额内进行税前投资,企业去匹配个人的缴纳金额,为自己的未来退休生活提供保障,从而减轻联邦政府的退休金负担。
NBA一直是401K坚定的支持者。自2011年劳资谈判以来,联盟与球员工会、退役球员工会合作,不断完善401K配比、健康保险等一系列保障计划。
2025年,401K的标准来到了23500美元。因为这部分属于税前投资,加上德隆·韦斯特、弗朗西斯等的退役后走向破产的反面案例,越来越多球员也意识到了这一制度的重要性。

德隆特·韦斯特 图源:Marca
「据我所知,年轻球员们在更衣室的谈话,已经越来越多地围绕财务展开,大家会分享想法、交流投资经验、讨论财富的保值和管理。」在退役之后涉足金融、餐饮、不动产等多个投资领域的NBA名宿格兰特·希尔表示。
如今的NBA早已走出「贫民窟到豪宅」的暴富叙事,许多进入联盟的球员们都拥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也早早就建立了更成熟的金钱观和理财意识,许多球员甚至会在401K以外,进行额外的养老保险投资。
在上周,美国老牌金融集团保德信(Prudential Financial)宣布与马刺队新秀迪伦·哈珀达成合作,共同推广年轻人也该早点做退休金规划的理念。哈珀本人不仅将成为代言人,还将直接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用来购买保德信的理财和退休规划服务,成为保德信的客户。
贵为榜眼的哈珀,仅新秀合同的总额就高达5614万,「长期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我希望自己能早点学会怎样规划这样的财富,而保德信能够帮到我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哈珀2005年出生,今年只有20岁。

迪伦·哈珀
在理财与保障之外,另一笔同样被视作主动支出的,便是经纪人的佣金。
在NBA,最值钱的不是天赋,是能把天赋谈成现金的人。一个优秀的经纪人往往决定了球员的职业上限,帮球员争取更高的年薪、更长的合同,乃至更稳定的商业版图。
按照联盟通行标准,经纪人通常从球员的合同中提取3%至4%的佣金,在代言业务中则可抽取10%至20%。
也正因如此,像里奇·保罗(Rich Paul)这样的代表人物,仅凭旗下明星客户的合同谈判与品牌代言,年收入就超过5000万美元。
有经验的经纪人能帮球员设计合同结构、规划税务落点,甚至在品牌代言与长期资产配置上提供指导。
换句话说,他们抽取的那4%,往往能帮球员保全、甚至增值其余的96%。
毕竟,在一个平均生涯仅有4.5年的联盟里,能够多谈下一份合同、多延长一个巅峰周期,本身就是最高形式的财富管理。


